白霧村,萬里京運第一站

白霧村,萬里京運第一站

7閱讀 2022-04-28 02:55 文化

白霧村是一個平常的小村。村前的一展平壩,就是村民世世代代耕作的地方。地里種的,無非水稻、玉米之類的尋常作物。然而步入白霧村深處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地處云南東北部烏蒙山脈之中的村莊,有著不一般的歷史。

明清時期,從東川礦區(qū)采下來的銅運到金沙江畔的象鼻嶺,由馬幫馱著去東川府換官牒。然后馬幫沿昭通、大關(guān)、鹽津進(jìn)入四川宜賓,在瀘州卸貨。馬幫的任務(wù)完成了,銅被裝上小船,從川西壩子出三峽,到大運河口起碇。滿載東川銅的大船北上至南京、天津,最后運抵京城由戶部鑄幣,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萬里“滇銅京運”。距會澤縣城不到三十公里的娜姑鎮(zhèn)白霧村,便是萬里京運第一站,明清時期獨特“銅政文化”的典型樣本。

現(xiàn)今白霧村中保存完好的古老民居民宅達(dá)3000余戶,仍然保持著滇東北山區(qū)集鎮(zhèn)古老的淳樸的風(fēng)貌。地攤或者商鋪里,賣的都是些日常生活用品,吃的穿的,玩的用的。

曾經(jīng),這里既是西漢時期司馬相如開辟的“西南夷道”上的重要驛站,又是明清時期的萬里京運第一站。明清時期,國庫缺銅,而云南產(chǎn)銅量占全國的80%,而東川府(含會澤縣和巧家廳)占全省的72%,東川府是滇銅最大的集散中心和鑄幣中心。東川府的銅,每年額定600萬斤,運至京城供寶源、寶泉兩局鑄幣,稱為“京運”。“京運”之銅或先集散白霧,或通過白霧運到昭通,轉(zhuǎn)往四川,最后由水路北上京城。南銅北運的京運古道,運距之長,運量之大,實屬罕見,東川府的銅也因此成為明清兩個封建王朝的主要經(jīng)濟支柱之一。

利之所在,趨之若鶩。一時之間,作為“京運”第一站的白霧村,云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富商大賈、販夫走卒和礦工匠人??滴跷迨哪?1715)清政府廢內(nèi)務(wù)府專人辦銅,改令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廣東八省督撫委員來會澤督辦銅錠解京事宜。幾年后,八省改由云南會澤督辦銅運,造就了這個邊遠(yuǎn)小縣城的急速發(fā)展。

據(jù)《娜姑文物志》載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間,在白霧村這片土地上,墾農(nóng)田、勸農(nóng)耕、開山路、筑城墻、鑿石洞、建寺觀、辦教育之風(fēng)尤為盛行。久而久之,人們在此安居,于是便形成了今天的白霧村。那時,各省前來押運、采購銅的官員特使、商人等常駐于此,并建起了會館、祠堂、廟宇等10余座,商號150余家。如今的白霧村,很多村民的家譜里,還明確記載著自己的祖籍,有的來自江西,有的來自湖南。而他們的祖上,多是明清時到白霧村來做買賣的商人。

白霧村因銅運而繁盛,如今走在白霧街上,人們根本不用去資料典籍里苦苦追尋這個昔日古集市的歷史,一字街上那些鱗次櫛比的會館、寺廟、馬店、青樓、驛站,便是最好的見證。這些散發(fā)著歷史氣息的古建筑,讓我們仿佛又回到駝鈴聲聲、商賈絡(luò)繹的馬幫時代。

來源:普洱雜志

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

上一頁:玻璃杯泡茶有哪些優(yōu)點?玻璃杯泡什么茶好?

下一頁:普洱茶投資分析:毛茶價格跳水真相到底有多離譜

相關(guān)閱讀

昌寧紅茶簡介
430閱讀
茶友網(wǎng)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